侧柏叶枯病症状及其防治


侧柏叶枯病症状及其防治

文章插图

侧柏叶枯病【症状】 侧柏叶枯病发生在春季 。 幼苗和成林均受害 。 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 幼嫩细枝亦往往与鳞叶同时出现症状, 最后连同鳞叶一起枯死脱落 。 病菌侵染后, 当年不出现症状, 经秋冬之后, 于翌年3月叶迅速枯萎 。 潜伏期长达250余天 。 6月中旬前后, 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物, 遇潮湿天气吸水膨胀呈橄榄色杯状物, 即为病菌的子囊盘 。  
【侧柏叶枯病症状及其防治】受害鳞叶多由先端逐渐向下枯黄, 或是从鳞叶中部、茎部首先失绿, 然后向全叶发展, 由黄变褐枯死 。 在细枝上则呈段斑状变褐, 最后枯死 。 受害部位树冠内部和下部发生严重, 当年秋梢基本不受害 。
侧柏叶枯病(Platycladus orientalis)受害后, 树冠似火烧状的凋枯, 病叶大批脱落, 枝条枯死 。 在主干或枝干上萌发出一丛丛的小枝叶所谓“树胡子” 。 连续数年受害引起全株枯死 。  
侧柏叶枯病【防治措施】 侧柏叶枯病应立足于营林技术措施, 促进侧柏生长, 采取适度修枝和间伐, 以改善生长环境, 降低侵染源 。 有条件的可以增施肥料, 促进生长 。 化学防治可以采用杀菌剂烟剂, 在子囊孢子释放盛期的6月中旬前后, 按每公顷15kg的用量, 于傍晚放烟, 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经大面积防治试验, 用杀菌剂I号和Ⅱ号烟剂, 放烟一次, 其效果在50%以上 。 采用40%灭病威, 40%多菌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