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火腿的历史故事

金华火腿又称浙江南腿 , 是我国三大著名火腿之一(其他还有云南的云腿、江苏的北腿) 。金华火腿历史最久 , 名气最响 。金华火腿始于唐 , 盛于宋 , 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
相传北宋末年 , 金人大举入侵中原 , 俘获了徽、钦两帝 , 小康王赵构心慌之中南迁商丘 , 号称高宗 。祖籍浙江金华的名将宗泽见局势紧张 , 决心收复失地 , 就在家乡金华招兵买马 , 他所率的“八字军”英勇善战 , 收复了大量失地 。义乌县农民将当地所产的大量“两头乌”良种猪肉犒劳众将士 。可这么多猪肉要用船运到河南 , 得走半个月之久 , 猪肉肯定要变质 。这时宗泽想出了个好办法 , 将硝盐撒在猪肉上 , 腌渍起来 。腌好后将一大船猪肉运到了目的地 , 打开船舱一看 , 所有的猪肉全部变成红色 , 发出一股扑鼻的奇香 , 烧熟一尝比鲜肉味还美 。宗泽将这种美味无比的两头乌肉献给宋高宗赵构 , 赵构大为喜悦 。他一面饮着御酒 , 一面品味猪肉 , 赞不绝口 。赵构高兴地说:“这不是猪肉 , 这是火腿!要不它怎么这样火红呢?”高宗皇帝还赐名为“金华火腿” 。
金华火腿从清朝光绪年间 , 行销欧美、南洋各地 , 曾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后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 , 又荣获一等奖 , 被公认为世界三大名火腿之一(另两类分别产自德国和意大利) 。1981年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 , 荣获国家金质奖章 。金华火腿所以驰名中外 , 首先是因为它选料严格 , 用金华特产“两头乌”猪的后腿制作 , 这种猪以颈臀两部乌黑、身段四腿雪白为典型特征 。选料时要求皮薄爪细、腿心饱满 , 精多肥少 , 大小适中 , 以5千克左右的后腿最为相宜 。
【金华火腿的历史故事】 金华火腿的腌制加工极为精细 , 从选腿开始 , 要经过修边、上盐、洗晒、发酵、整形等五道工序 , 费时10个月 。该火腿以色、香、味、形等“四绝”而闻名于国内外市场 , 皮色黄亮 , 香馨清醇 , 味鲜脆嫩 。金华火腿最易走油、生虫和变味 , 所以保存火腿时 , 一定要猪爪向下 , 置于通风阴凉处 , 并且用菜油和面粉 , 调成糊状 , 抹在上面 。当然 , 现在有冰箱了 , 放在冰箱里最好不过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