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最新草莓科学种植技术( 二 )


(六)栽植方法:
栽植草莓要避免中午炎热的时间 , 以免秧苗萎蔫 , 最好在阴天下雨之前进行 。 定植时按苗木级别定植 , 大苗株行距放宽 , 小苗可加密 , 定植掌握好深度 , 栽植深度不能过深或过浅 , 达到“深不埋心 , 浅不露根”为好 。
大面积栽培也可以用开沟法 , 按行距开沟 , 按株距栽植 , 沟深6—10厘米 , 宽15— 20厘米 , 在沟内充分灌水 , 而后“坐水栽” , 根系与土壤、水分接触 , 这样在晴天中午都可以栽植 。 栽后一周内每天或隔天灌水一次 。 有条件的地方 , 或定植时秧 苗发蔫 , 栽植之后进行覆盖 , 4—5天之后去掉覆盖物 , 秧苗迅速恢复生长 。

【科学】最新草莓科学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二、栽培管理技术
1.缓苗期管理: 栽植后7~10天是缓苗期 , 需要充足的水分 , 如果天气干燥 , 每天早晚应各浇灌一次 。 最好是灌水后覆盖地膜 , 起到增温、保墒的双重作用 , 即加快缓苗进程 , 又节约用水 。
2.缓苗后管理:
(1)中耕松土:缓苗后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 , 一定要浅、防止动苗伤根 , 必要时只锄行间、株间杂草拔除 。 以后半月浇一次水 , 水后及时中耕 。 使用黑色地膜 , 能提高土温、抑制杂草从生 , 同时果实干净 , 采收效率也高 。
(2)施肥:草莓是喜肥作物 。 追肥时期和种类应根据草莓植体需要而定 。 在生长前期 开花、结果 , 消耗磷、钾量较多 。 草莓施肥可分3次进行 。 第一次在防寒解除之后 , 未萌发之前施 , 以促进植株生长;第二次在开花前施入 , 以提高座果率;第三次 在采收之后 , 以保证新枝健壮生长花芽分化 , 提高越冬能力 。 可施用氮肥5~10kg/667平方米或三元复合肥10~15kg/667平方米 。
(3)灌水及排水:草莓对水分有很高要求 , 从开花期到浆果成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 。 开花期灌水需要地面灌溉 , 避免喷灌 , 以免伤害柱头影响子房发育 , 最好采用滴灌 , 供水缓和、均匀 , 不伤花及果 , 好果率增加 , 并节约用水 。 降水过多 , 会使果实 含水过多 , 味淡、柔软、降低品质 , 易感染灰霉病 , 宜及时排水 。
3.越冬管理 主要是防寒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 当日均温降至2~3度时 , 浇灌越冬水 , 要浇透、灌足 。 方法:先铺一层地膜(黑色或绿色较好)要拉紧、压严 , 而后在地膜上在覆盖稻草或秸秆 , 厚度15厘米 , 因地制异 。
4.春夏季综合管理
(1)解寒和清园:春季开始化冻 , 分两次撤除防寒物 , 第一次在日均温高于0度时进行 , 主要撤除地膜上的覆盖物;第二在地上部分即将萌芽时进行 。 防寒物撤除后及时清园 , 彻底清除 , 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2)施肥灌水:第一次清园后进行 , 可用腐熟有机肥加速效化肥;目的是促进植株的 前期生长 , 尽快形成足够大的叶面积 , 增加有效花序数量 , 促进开花坐果;一般每667平方米可追施氮肥10kg或复合肥10~15kg 。 第二次在初花期 , 目 的是保证植株生长 , 提高坐果率 , 以磷钾肥为主;方法则以叶面喷施为主 , 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 浓度一般为0.1%~0.3%,草莓根浅、对水十分明敏 感 , 灌水要掌握小水勤浇、防止大水漫灌、污染果实 。
(3)植株管理
方法要领:
1.摘除匍匐茎:必须及早摘除 , 试验表明 , 摘除匍匐茎比不摘除可增产40% , 效果十分明显 。
2.疏花疏果:一般只保留1~4级花序的果 , 其余及早疏除 , 每株留果10~15个果即可 。
3.垫果、摘除老叶:花后2~3周内 , 在草莓花序下面垫稻草和麦秸 , 或者用切成15厘米的草秸围成草圈垫在果实下面 。 适时摘除枯黄老叶不仅节约养分 , 通风透光 , 减轻病虫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