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最新黑木耳科学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黑木耳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用菌 。 黑木耳质地细嫩、滑脆爽口、营养丰富 , 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 它的蛋白质含量仅 次于肉、蛋、鱼、豆 , 比其他任何蔬菜都高 。 因此 , 人们常把黑木耳比作“素中之荤”的营养食品 。 下面请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立安教授来给大家详细介 绍一下黑木耳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
人工栽培黑木耳主要技术模式:以阔叶树木屑或棉籽壳为原料 , 采用熟料袋栽模式进行 。 在这一模式中 , 菌种可采用固体菌种或液体菌种;出耳可采用荫棚、田间露地摆袋、层架摆袋或吊袋等方式进行 。
黑木耳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为主 , 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 。 人工栽培时一般以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做主料 。 能被黑木耳利用的含氮物质有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 , 栽培时一般以添加麦麸、饼肥等来做氮源 。
无机盐类主要有:钙、磷、钾、铁、镁等 , 它们是木耳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 需量不大 , 但不可缺少 。 一般木屑中就可以提供 , 栽培中可加入石膏、磷酸二氢钾等来保障 。
黑木耳对温度的要求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 , 它有耐寒、怕热的特性 , 所以 , 南方的黑木耳不如北方的色黑、朵大、肉厚 。
黑木耳菌丝在5~35℃之间均能生长发育 , 但以22~28℃之间为最适宜 , 超过28℃生长速度虽快 , 但菌丝纤细 , 容易老化;低于10℃生长受到抑制 , 但在-30℃的环境下也不会冻死 。

【高产】最新黑木耳科学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黑木耳的子实体在15~30℃之间都可以形成和生长 , 但以22~25℃之间生长的耳片大、肉厚、质量好 。 28℃以上生长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黄、质量差 。 15~20℃之间生长的木耳虽然肉厚、色黑、质量好 , 但生长缓慢 , 生产周期长 , 影响产量 。 低于15℃不易形成子实体 。
【【高产】最新黑木耳科学高产种植栽培技术】黑木耳对湿度要求
黑木耳对湿度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料的含水量 。 发菌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料中最适含水量为70%~75% 。
二是空气相对湿度 , 发菌阶段发菌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左右;出耳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为85%~95% 。 由于黑木耳的耳片是胶质的 , 容易吸收空 气中的水分膨胀 , 只有吸水膨胀后才能生长发育 。 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 , 耳片生长迟缓;低于70%耳片不易形成 。 但如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5%以上 , 对耳 片的生长发育也不利 , 并且容易出现病害 。
黑木耳对光照的要求
黑木耳属喜光型菌类 , 但菌丝生长不需要光 , 光强反而抑制菌丝体的生长 , 所以发菌阶段应黑暗发菌 。 黑木耳子实体形成时需要光 。 黑木耳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不易 形成子实体;光照不足 , 子实体畸形 。 耳芽只有在一定的直射阳光下才能长出茁壮的耳片 。 经直射光照射后长出的木耳厚 。 无直射光的耳场 , 长出的木耳肉薄、色 淡、缺乏弹性 , 有不健壮的感觉 。 所以黑木耳是人工栽培食用菌中最喜光的种类之一 。 但要注意 , 虽然黑木耳对直射光的忍受能力较强 , 但必须同时给予适当的湿 度 , 否则会使耳片萎缩、干燥 , 停止生长 , 影响产量 。
黑木耳栽培过程中对通风以及酸碱度的要求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 , 发菌和出耳阶段均要求良好的通风条件 , 以保证获得充足的氧气并排出CO2 。 发菌阶段如果通风不良 , 菌袋极易招致霉菌污染;子实体 生长阶段通风不良 ,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 , 原基不易分化 , 耳片不能正常伸展 , 发育受到抑制 。 因此黑木耳栽培过程中 , 要经常保持发菌室或耳场的空气流通 , 以保 证黑木耳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