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相声剧本

为您奉上剧本原文, 请参考:
相声剧本《对对联儿》
甲乙上
甲:多日不见, 打电话总是关机, 到什么地方去

乙:这几天, 自己封闭自己, 关在书斋里, 潜心研
究, 什么人都不见 。
甲:研究的是什么重大课题
乙:对联 。
甲:对联对联有什么研究
乙:对联是汉语独一无二的文学形式 。 源远流长,
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是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
朵四时不谢之花, 八节长春之草 。 年会小品
甲:这倒是不错 。 我看祖国的名山大川, 古迹寺
庙, 亭台楼阁, 过春节, 婚丧喜事, 学校商
店 , 没有一处不用对联的 。
乙:你说得不错 。 即使送礼, 也有人送对联的 。 我
国的对联遗产丰富, 需要我们深入地系统地研
究 。
甲:你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埋头研究, 究竟研究出一
些什么名堂可不可以介绍介绍
乙:我经过几十个小时的研究, 发现对联虽然十分
地复杂, 其实他的原则就那么几条 。 我现在就
敲一点给你尝尝 。
甲:请讲
[1] [2] [3] 下一页
, 我洗耳恭听 。
乙:第一条是, 上下联的相对部分词性必须相同,
语法结构应该相同;比如 说, 上联是吃饭, 下
联就要烹茶 。 吃是动词, 饭是名词, 烹是动
词, 茶是名词 。 吃饭是动宾 结构, 烹茶也是动
宾结构 。
第二条是上下联相对部分声调必须相反, 仄声
字对平声字, 平声字对仄声字 。 如吃饭是仄
仄, 烹茶就是平平 。
第三条是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 。
总之一句话, 上下联必须工力悉敌, 旗鼓相
当, 相反相成, 等量齐观, ------
甲:敬聆指教!单单理论, 我还不怎么明白, 是否
跟我们来几个实例
乙:光说不练是假把式, 我们来演练一番 。
甲:我出上联, 你来对下联 。
乙:就这样办 。 开始!
甲:开始!从简单到复杂 。 豆 。
乙:油 。
甲:两碟 。
乙:一瓯 。
甲:两碟豆 。
乙:一瓯油 。
甲:我说都是“两蝶斗 。 ”
乙:我对的是“一鸥游 。 ”
甲:花间两蝶斗 。
乙:水上一鸥游 。
甲:我说都是“厨中两碟豆 。 ”
乙:我对的是“桌上一瓯油 。 ”
甲:月 。
乙:风 。
甲:明月 。
乙:清风 。
甲:旧时明月 。
乙:当代清风 。
甲:今人不见旧时明月 。
乙:古哲难吹当代清风 。
甲:旧时明月文章好 。
乙:当代清风花卉迷 。
甲:石蒜 。 年会小品剧本
乙:玉荷 。
甲:山间石蒜 。
乙:湖上玉荷 。
甲:山间石蒜媚 。
乙:湖上玉荷香 。
甲:问鼎 。
乙:移樽 。
甲:弄笛 。
乙:弹琴 。
甲:倚楼人弄笛 。
乙:映月客弹琴 。
甲:蝉琴 。
乙:蛙鼓 。
甲:蝉琴新院落 。
乙:蛙鼓旧池塘 。
甲:桃叶渡 。
乙:木兰舟 。
甲:春来桃叶渡 。
乙:秋上木兰舟 。
甲:饱食聊摊饭 。
乙:安眠懒著书 。
甲:我说渔人, 举网捞明月 。
乙:移蓬卧晚风 。
甲:江湖双桂棹 。
乙:风雨一蓑衣 。
甲:一回酒渴思吞海 。
乙:几度诗狂欲上天 。
甲:宠宰宿寒家, 穷窗寂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