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菖蒲养殖土分析有哪些?


菖蒲是我国的传统花卉之一,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近几年在花卉市场上大热,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 菖蒲盆玩,早自宋代就广为流传了 。 如苏轼诗:“烂斑碎石养菖蒲,一勺清泉半石盂”;陆游诗:“今日溪头慰心处,自寻白石养菖蒲” 。 类此诗文,屡见不鲜 。
菖蒲作为盆玩,即使从宋代算起,也有上千年的历史 。 古人没有赤玉仙土,没有泥炭玉肥,依然把一丛山涧野草,养的翠叶蒙茸,细软如丝!古人是用什么植料莳养菖蒲的呢?

【养殖】菖蒲养殖土分析有哪些?

文章插图

种菖蒲、养菖蒲用什么土?蒲不比兰,兰是倔种,一丝的不到便冷脸对你,如夏不周到,开春便无花的 。 而蒲不同,只需有浅浅的水与清凉的风 。 至于土壤肥厚或是瘠瘦,皆没有干系,让你何时面对都有青翠可见 。
菖蒲不择土,一般选择疏松透气、保水性好的土壤 。
1、配文(纹)石
文石在栽培菖蒲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将菖蒲附在石头上生长,而是更多的在于为菖蒲搭配造景 。 单纯的一颗菖蒲养在盆里,从观赏性的角度来看,过于的单一与“孤独”,古人在此方面的审美观也是如此 。 因此,选用有纹理或有造型的石头作为菖蒲的“伴侣”就显的尤为重要与自然 。 在菖蒲搭配“美石”后,提高了菖蒲的观赏性,也是符合文房案头,清供雅玩的特性 。
【养殖】菖蒲养殖土分析有哪些?

文章插图

菖蒲在自然界中即与石共生,古人取法自然,最先想到的自然也是石头 。 历代文人雅士玩附石菖蒲的种种方法 。 《云林石谱》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文中的溪荪即指菖蒲,可见这时候古人已经发现昆石,并且与当时流行的蒲石盆相结合,种菖蒲于昆石的奇巧处 。 这种用昆石种养菖蒲的方式,要比苏东坡的“并石取之”或“间以文石”更进一步,成为真正附石玩法的开始 。
2、瓦屑
菖蒲喜清泉水,也就是喜欢较为清澈的水环境 。 从此方面我们也可以推测出菖蒲并不喜欢较为肥沃的“土壤环境” 。 在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菖蒲中是这样描述“种以清泉沽石,壅以积年沟中瓦末,则叶细” 。 瓦屑本身是泥土所制,来源于瓦片 。 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水浇淋,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与透气性 。 同时瓦屑又具有一定的对植物生长有益的营养成分,因而,瓦屑也是盆养石菖蒲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栽培基质 。
【养殖】菖蒲养殖土分析有哪些?

文章插图

在瓦末使用这件事上,明代王象晋说的更详细一点,附上了瓦末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先把坚瓦敲碎,然后去掉太粗和太细的颗粒,用剩下大小适中的瓦末为菖蒲拥根,然后密密种实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人的动手能力一点不弱!
3、砂
使用砂来栽培菖蒲,主要还是在对菖蒲幼苗的培育过程中运用,古代文人认为以此作为菖蒲幼苗的土壤基质,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 当然,我们应对砂质进行选择性挑选 。 选择颗粒较大的砂土置于盆底,作为盆底的基质,利于盆水的排出 。 再选择较细的砂质,铺与盆面相平 。
【养殖】菖蒲养殖土分析有哪些?

文章插图

由于菖蒲“见石则细,见土则粗”,所以古人为使菖蒲细密可爱,用石头、用瓦末,就是不愿意用园土 。 砂土是一种含较多细小的石粒的土壤,完美解决了石与土的问题 。 所谓横云山砂土,应该类似于今天的山泥加碎石子,既保水透水、疏松透气,又兼顾土壤肥力,是一种理想的菖蒲植料,比瓦末这种纯无机植料更为均衡,所以菖蒲能够在“微微洒水”的情况下,自然荣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