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睡莲图片欣赏,以及睡莲的栽培历史、习性、养殖方法、繁殖方式


睡莲 , 系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 。 睡莲花、叶大多浮于水面 , 故俗称水浮莲 。 睡莲花色艳丽、叶片浓绿 , 花色鲜艳 , 姿态优美、芳香宜人 , 是水景园林不可缺少的水生观赏植物 , 在众多水生花卉中独领风骚 。 睡莲栽培的历史
睡莲有四千年的栽培历史

人们栽植睡莲的历史 , 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 , 当时古埃及人就已在水中栽培一种开白花的“埃及白睡莲” , 这从尼罗河岸班尼·哈桑村的古墓壁画上所得到证实 。

睡莲的育种工作开始在150年前


睡莲的育种工作始于150多年前 , 当时的法国植物学家就成功地培育出大量优秀的睡莲品种 , 尤其值得称誉的是耐寒睡莲杂交育种专家约瑟夫·博里·拉图尔·马利列克 。 马利列克于1830年3月6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的洛特加龙省格伦耶斯地区的洛特加龙河畔 , 1880年至1910年期间 , 他在距法国波尔多东部约130 km的坦普尔苏尔·洛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 , 培育出了100个左右优秀的耐寒睡莲品种 , 大部分至今仍畅销世界各地 。

在马利列克于1911年1月26日去世以后 , 他的女婿莫里斯·雷德克继承了他的工作 , 继续管理拉图尔·马利列克苗圃 。 而后雷德克家族的两代人继续从事莫里斯的育种工作 , 一直到拉图尔马利列克苗圃于1991年转卖给英国英格兰西南部的柴群南特威奇斯坦彭列水生植物园为止 。

睡莲的分类


睡莲主要分布于温、热两带的大部分地区 。 全球约有睡莲50种 , 分为耐寒睡莲及热带睡莲(不耐寒睡莲)两大类 , 热带睡莲根据其开花习性 , 又可分为白天开花及夜间开花两类 , 园艺品种200个以上 。

睡莲的习性


睡莲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 要求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 。 适于浅水栽植 , 一般以30~150cm为宜 。 睡莲喜高水温 , 生长适宜温度为15~32℃ , 低于12℃时停止生长 , 耐寒种类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 , 部分品种的根茎冬天在泥中可耐-10℃ ~-2 5℃的低温 , 不耐寒品种需保护越冬 , 休眠期温度保持0℃以上 。

睡莲的栽培管理

1.盆栽:每年春分前后 , 在花盆底部放入腐熟的豆饼或骨粉、蹄片等肥料 , 上面放入30厘米以上肥沃河泥 。 然后将带有芽眼的根栽入河泥中 , 覆土没过顶芽 , 然后在盆中或缸中加水 。 高温季节及时换水 , 以免藻类的产生而影响其美观 。
【【图片】睡莲图片欣赏,以及睡莲的栽培历史、习性、养殖方法、繁殖方式】
2.池栽:于早春将水放净 , 施入基肥后添入新塘泥 , 灌入充足的水栽植 。 冬季灌水深度保持1.1米以上 , 可使根茎安全越冬 。 睡莲是一种花叶并赏的水面绿化材料 , 可装饰喷泉、庭院等 , 于酷热的夏季给人们带来清凉 。

睡莲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是睡莲的主要繁殖方法 , 于每年春季3至4月份 , 芽刚刚萌动时将根茎掘起 , 用利刀分成几块 。 保证根茎上带有两个以上充实的芽眼 , 栽入池内或缸内的河泥中 。

2.播种繁殖

将黑色椭圆形饱满的种子放在清水中密封储藏 , 直至第二年春天播种前取出 。 浸入25℃至30℃的水中催芽 , 每天换水 , 两周后即可发芽 。 待幼苗长至3至4厘米时 , 即可种植于池中 , 保证足够的水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