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派名词解释


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 。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 。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 。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 。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 。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形成了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 。晚唐五代时,中国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 。五代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和凝、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人的500首词作 。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之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称为花间派 。
【花间词派名词解释】花间派中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一句 。纵观花间词派一十八位词人,可以发现他们的作品词风浮艳,多写情爱 。大多数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