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黑心病的的防治措施 菠萝黑心是什么原因

菠萝学名凤梨 , 属凤梨科果子蔓属 , 原产于南美洲 , 是一种常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 。菠萝香味浓郁 , 甜酸适口 , 而且营养丰富 , 市场受欢迎程度高 ,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栽培种植 。而现在恰逢菠萝上市之际 , 为保障菠萝产品的质量 , 种植期间做好各项病虫害防治很关键 。那么常见的菠萝黑心病的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是什么呢?一起来学习下吧 。
菠萝黑心病的常见特征
没有明显的外部特征 , 只有切开果实才能被发现 。菠萝黑心病初发时 , 在果基部的果心两侧出现水渍状斑点 , 以后斑点颜色变暗变黑、范围变大 。发病严重时 , 病斑还会联合一起 , 使果实大部分果肉褐变 。
菠萝黑心病的发病原因
1、低温因素
低于21度的田间低温容易诱导菠萝黑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 , 菠萝在不适宜的温度贮藏时也会产生黑心病 , 当贮藏温度低于7度时就容易使果肉褐变 。
2、赤霉素因素
当菠萝果实用150毫克/升或300毫升/升赤霉素浸果处理时 , 可以诱发黑心病 。研究表明 , 未处理的夏收菠萝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没有发生黑心病 , 而经过用赤霉素浸果处理的果实 , 有黑心病症状出现 , 并且这种症状随处理后贮藏期的延长而更加严重 。
3、菠萝果实营养的失调
菠萝黑心病发病程度与果实的钙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 与氮、钾含量呈正相关 , 而氮、钾、钙之间的营养比与黑心病关系更密切 。营养比例的失衡 , 则可让细胞结构容易被破坏 , 原本不同区域的细胞内含物发生反应 , 从而使果实出现黑心病 , 施加氮素可加重黑心病发病 。
菠萝黑心病的防治措施
1、不同菠萝品种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 , 如南园五号抗性抗性就比较强 , 但果形稍小 , 有一定的推广难度 。
1、菠萝果实自身营养失调也是产生菠萝黑心病的原因 , 适当降低氮、钾与钙之间的比例 , 可防止或减轻黑心病发生 。另外 , 用2%-6%的碳酸钙溶液处理采后菠萝 , 也可以减轻其黑心病 。
3、菠萝采前低温容易导致菠萝黑心 , 因此 , 可以适当调整催花时间 , 避开果实成熟期处于低温的天气 , 可以减轻菠萝黑心病发生 。
4、果蜡处理可以减轻采后菠萝黑心病 , 既保持菠萝的商品性 , 操作方法又简单 , 是目前生产上运用较多的方法 。采收后的菠萝需经过40度热空气处理菠萝24小时 , 再进行贮藏 , 可可以减少和延迟黑心病的发生 。
5、采前和采后用水杨酸处理菠萝均可以减轻菠萝黑心病;用奈乙酸和2 , 4-D等植物生长凋节剂处理菠萝 , 在不同贮期内对黑心病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使用ABA及其类似物可抗蒸腾及抑制细胞降解的作用 , 也可稳定毛细管系统结构的完整性 , 从而减轻菠萝黑心病 。
【菠萝黑心病的的防治措施 菠萝黑心是什么原因】菠萝黑心病是一种因果实生理失调而产生的病害 , 严重时会让菠萝丧失商品销售价值 , 给菠萝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大家一定要弄清楚造成菠萝黑心病的具体原因 , 其发病条件是什么等等 , 然后做好正确的防治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