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蚌养殖方法 淡水河蚌养殖的方法


淡水河蚌养殖方法 淡水河蚌养殖的方法

文章插图
1、水面不能太小 , 要求m2以上 。如面积太小 , 水质环境变化大 , 不稳定 , 影响蚌的生长 。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 , 最好23米 , 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
3、水源充足 , 且无各种污染 , 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 , 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 。生产实践证明 , 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 , 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 , 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
5、充足的阳光照射 , 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 , 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 。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 , 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 , 河土次之 , 黄土、砂泥土最差 。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 , 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 。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 , 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 。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 , 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 , 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 。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 , 超过2毫克/升 , 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 , 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 , 说明水质太瘦 , 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
13、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 。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
【淡水河蚌养殖方法 淡水河蚌养殖的方法】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 , 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 。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