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油也叫米糠油 稻米油是什么油

【稻米油也叫米糠油 稻米油是什么油】米糠是稻米加工中的副产品 。收获后的稻谷由外壳至中心分为稻壳、外果皮、中果皮、交联层、种皮、糊粉层、胚乳,在稻谷的下部是胚芽 。碾米时,先去掉稻壳,去掉稻壳以后得谷粒称为“糙米” 。把糙米碾去米糠和胚芽,就得到了精白大米 。米糠是由外果皮、中果皮、交联层、种皮、糊粉层组成的 。胚芽虽然不是米糠,但它的大小和比重与米糠接近,碾米时经常与米糠混在一起,因此,通常说的米糠实际上也包括了胚芽 。稻谷的重量中,稻壳占16%~23%,米糠占5%~5.5%,胚芽占2.5%,精白大米占72%~72.5% 。稻谷加工的平均出糠率(包括胚芽)为7% 。米糠中的含油率为12%~20% 。米糠中含有多种酶,如脂肪酶、脂肪氧化酶等 。前者分解脂肪,产生游离脂肪酸;后者氧化脂肪酸 。这使得新鲜米糠很容易氧化变质,所以制油时应当做到新鲜米糠当天加工,或者采取措施破坏其所含酶类,以稳定米糠的品质 。
米糠油又称稻米油,是从加工大米所剩的米糠(也包胚芽)中制取的油脂 。有的采用压榨法制取,更多的采取膨化浸出法制取 。根据我国米糠油国家标准(GB 19112-2003),米糠油主要脂肪酸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油酸40%~50%、亚油酸29%~42%、棕榈酸12%~18%、硬脂酸1.0%~3.0%、亚麻酸0~1% 。其脂肪酸组成特点是,含有较多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适中,但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极少,而且还含有不少的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 。就脂肪酸组成而言,其营养品质并不十分出色,宜与富含亚麻酸的亚麻油、紫苏油等搭配食用 。但是,米糠油还有一个明显的营养优势,即含有较多维生素E、维生素K等维生素,以及谷维素、植物甾醇、角鲨烯、γ-氨基丁酸等植物化学物质 。
谷维素是由十几种甾醇类阿魏酸酯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在米糠油中含量为1.4%~1.5%谷维素 。谷维素是一种植物神经调节剂,具有镇静作用 。临床上用来治疗植物神经失调,如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头痛等 。研究表明,谷维素还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可减少肝脏胆固醇合成,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谷维素还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的作用 。
植物甾醇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天然化合物,其结构与人体内的胆固醇有几分相似 。可“以假乱真”,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并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2007年中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亦指出,每天补充2g植物甾醇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6%~15% 。除降低胆固醇外,植物甾醇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抗病毒、防治前列腺疾病、调节免疫等诸多作用 。
γ-氨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对血压控制有益 。
综上所述,整体而言,米糠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好的食用植物油 。米糠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精炼,传统的精炼方法是“碱炼法”或“物理精炼法” 。这两种传统方法都有较大弊端 。碱炼法会严重破坏谷维素、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物理精炼法则耗能大、效率过低 。近年出现了一些现金的精炼方法,如分子蒸馏、膜分离脱色、微生物脱酸等,才很好地促进了米糠油的推广 。
根据米糠油国家标准(GB 19112-2003),米糠油按品质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和二级米糠油颜色浅黄或深黄,清澈透明,无气味,口感良好 。烹调时宜选用一级或二级米糠油 。米糠油性质比较稳定,不易氧化,耐储藏,烟点高(不易发烟),可用于普通烹调和煎炸 。该标准还要求,米糠油中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也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压榨米糠油、浸出米糠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此外,由于含有脂肪酶、脂肪氧化酶等多种活性酶,新鲜米糠氧化变质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原料或工艺不合理,用已经氧化变质的米糠生产米糠油,会严重降低米糠油的品质 。

稻米油也叫米糠油 稻米油是什么油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