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楸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 刺楸的形态特征
  • 刺楸的功效与作用
  • 刺楸的用法用量
  • 刺楸的食用禁忌
  • 刺楸有毒吗
  • 刺楸的附方
刺楸又叫鼓钉刺、刺枫树、刺桐、云楸、茨楸、棘楸、辣枫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 。因为刺楸叶形美观,叶色浓绿,因此是诸多园林中比较独特的观赏景观 。实际上刺楸也是一种树根、树皮均可以入药的中药材,在清热解毒、消炎祛痰镇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 。
刺楸的功效与作用
刺楸的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约10米,最高可达30米,胸径达70厘米以上,树皮暗灰棕色;小枝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散生粗刺;刺基部宽阔扁平,通常长5-6毫米,基部宽6-7毫米,在茁壮枝上的长达1厘米以上,宽1.5厘米以上 。叶片纸质,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圆形或近圆形,直径9-25厘米,稀达35厘米,掌状5-7浅裂,裂片阔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不及全叶片的1/2,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较深,裂片长超过全叶片的1/2,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深绿色,无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幼时疏生短柔毛,边缘有细锯齿,放射状主脉5-7条,两面均明显;叶柄细长,长8-50厘米,无毛 。圆锥花序大,长15-25厘米,直径20-30厘米;伞形花序直径1-2.5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细长,长2-3.5厘米,无毛;花梗细长,无关节,无毛或稍有短柔毛,长5-12毫米;花白色或淡绿黄色;萼无毛,长约1毫米,边缘有5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1.5毫米;雄蕊5;花丝长3-4毫米;子房2室,花盘隆起;花柱合生成柱状,柱头离生 。果实球形,直径约5毫米,蓝黑色;宿存花柱长2毫米 。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叶形多变化,有时浅裂,裂片阔三角状卵形,有时分裂较深,裂片长圆状卵形,稀倒卵状长圆形,长不及全叶片的1/2;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更深,往往超过全叶片长的1/2 。
刺楸的功效与作用
刺楸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辛,平 。
⑴《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苦,无毒 。
⑵《江苏药材志》:味苦,性小寒
⑶《陕西中草药》: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胃经 。
功用主治-刺楸树皮的功效:祛风,除湿,杀虫活血 。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 。
⑴《四川中药志》:祛风行血,除湿杀虫 。治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及疥癣 。
⑵《江苏药材志》:杀虫,消肿排脓生肌 。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 。
⑶《陕西中药志》:祛风除湿,消炎止痛 。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 。
刺楸的功效与作用
刺楸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

刺楸的食用禁忌
刺楸具有毒性,食用时应注意其毒性 。

刺楸有毒吗
有毒 。

刺楸的附方
①治肠风下血:刺楸树根、漏芦根 。炖猪大肠服 。(《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脱肛:刺楸根、五倍子各五钱至一两 。熬水洗 。(《重庆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鲜刺楸树根四两,土鳖虫一钱 。酒煎内服 。(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骨折:刺揪根、三月泡根、大母猪藤根、水麻叶各等分(鲜用) 。捶绒,拌酒糟或酒,先以手法将骨折处复位,再包此药,后上夹板固定,对时一换 。(《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痒子:刺楸根、骚羊牯、天葵子各二两 。炖五花肉服 。(《重庆草药》)
⑥治筋骨痛:鲜刺楸根二两,杜衡一钱,鸡血藤一两 。水煎服 。(江西《草药手册》)

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刺楸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因此不可以随意的食用,尤其是体质特殊的人群更是需要注意,如果对于药效以及用量上还有不了解的地方,建议大家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这样可以帮助更加有效地改善病症,如果随意的用药,反而会造成病症的严重 。希望上文中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

【刺楸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