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分层法鱼口好的不得了 钓草鱼钓底还是钓浮

草鱼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鱼种 ,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草鱼很难定义其固定水层 , 不像鲤鱼、鲫鱼固定在水底 , 也不像鲢鳙、翘嘴 , 多在中上水层厮混 , 草鱼的鱼层很杂 , 与其说是全水层觅食 , 不如说是哪里有吃的 , 草鱼就会成群游曳到哪里 , 压根就不固定;

掌握分层法鱼口好的不得了 钓草鱼钓底还是钓浮

文章插图
钓鱼必打窝 , 因为草鱼的这种不固定性 , 打窝诱聚草鱼的方式 , 沉底、打浮都有 , 所以钓草鱼 , 最大的争议 , 倒不是用什么饵料效果最好 , 而是到底是钓浮 , 还是钓底 , 哪一种更好 , 哪一种效果更明显;
这倒也不是钓友们有的放矢 , 实在是因为 , 钓草鱼的时候 , 用玉米粒、颗粒沉底诱聚 , 效果也不错 , 用草捆、浮水颗粒打浮诱聚 , 也能有不错的渔获 , 但是非要说哪种方式效果更好 , 说不相伯仲不太合适 , 说不分上下 , 也不太恰当 , 因为钓底和钓浮这两种思路 , 鱼口效果时效性很强 , 简单点说 , 就是鱼口一阵一阵 , 很难做到长时间有口;
分层钓法 , 顾名思义 , 在不同的水层作钓 , 而钓草鱼的分层钓法 , 则是有两层意义 , 第一层 , 是根据草鱼的生理习性不同 , 根据其觅食、游曳习性 , 选择不同的水深作钓;第二层 , 则是利用钩距不同 , 不同的钩饵 , 钓不同的水深 , 而这两种分层钓法的思路 , 在实战中的做法 , 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一、根据时间段不同的分层钓法
这种钓法 , 主要是利用草鱼在不同的时间段 , 会在不同的水层觅食、游曳 , 最为明显的 , 就是草鱼畏冷喜热 , 因为草鱼在水温10度左右时 , 就彻底闭停鱼口 , 在水温16度左右时 , 有摄食欲望 , 在水温22~30度左右时 , 会有强烈的摄食欲望;
同时 , 草鱼的耐氧性是很糟糕的 , 简单点说 , 缺氧的状态下 , 就别指望草鱼有活跃状态 , 更谈不上什么鱼口了 , 所以 , 在低温、缺氧等客观情况出现时 , 草鱼都会在中上层游曳、觅食 , 而水温适宜、水深适宜、溶氧适宜的时候 , 则会在水底觅食、游曳 , 根据这种生理习性 , 我们可以按这样的时间段、天气情况来分层作钓:
1、清晨、夜间 , 以钓浮为主
2、午间、午后、傍晚 , 以钓底为主
【掌握分层法鱼口好的不得了 钓草鱼钓底还是钓浮】3、起风、降雨 , 钓半水、离底为主
4、阴天应钓浮为主
根据不同的时间段 , 不同的气象 , 用不同的钓深 , 虽然不太精准 , 但是至少稍微花点功夫寻找鱼层 , 基本上都是八九不离十;
二、利用钩距不同 , 钓不同的水层
这种做法 , 利用台钓子线长短不同 , 将钩距放得特别长 , 常见的设置 , 是钩距放到50~100厘米 , 在较深的水域中 , 钩距可以放到100~300厘米左右;
这样一钩在底 , 一钩在离底50~300厘米之间 , 不管草鱼在水底 , 还是在离底 , 甚至是半水 , 都不影响诱钓效果;
还可以通过中鱼是上钩还是下钩 , 来判断鱼层具体所在位置 , 然后再次做出调整 , 或者换用其他普通钓组来找鱼层;
当然 , 这种钓法 , 对钓组的配置非常考究 , 毕竟草鱼个头较大 , 如果线组配置不好 , 因为子线过长 , 不管是底钩中鱼还是上钩中鱼 , 切线的概率都很大;
最后
钓鱼最忌讳的就是死板 , 当然 , 纯粹以钓鱼解压、逗乐的钓友 , 倒是不必在意这一点 , 但是 , 死守枯等 , 呆板的套用钓底、钓浮来守钓 , 虽然也不见得一定没渔获 , 但是个中乐趣就差了几分 , 钓鱼不仅是运气比拼 , 更多的则是和鱼、和水甚至是和自己的斗智斗勇 , 这才是钓鱼真正的乐趣之一 , 非圈内人 , 确实是体会不到其中乐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