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刘备在三顾茅庐中的性格特点

自公元220年至280年,中国分裂为三个国家:曹魏帝国、蜀汉帝国、东吴帝国,被称为三国时代,存续六十一年 。三国时代以及三十年混战期间,产生了中国戏剧近十分之一的故事素材,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时代 。一部《三国演义》,其发行量远远超过司马迁的《史记》,更把这个时代的大小事件,传播得家喻户晓 。在作者罗贯中笔下,曹操被歪曲为奸恶人物,孔明被描绘成会呼风唤雨、占卜算卦的巫师,只有一个人物形象与正史典籍形成共识:他就是当时最励志的典型一一刘备 。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汉献帝之叔,这种说法不太可信,极有可能是他的团队基于当时情势为包装刘备形象的政治需要 。但说他以编织草席、贩卖鞋子为业,也并不尽然 。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就是干过范县县长,父亲刘弘做过一般公务员,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家 。
刘备在父亲死后,与母亲相依为命 。《三国志》记载,刘备“不甚喜读书,喜音乐、犬马、美衣服”,又“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从正史上看,刘备少时不注重书本知识,喜欢音乐歌舞,声色犬马样样在行,偏爱素质锻炼,提升自身在江湖的生存发展能力,有点东汉版古惑仔的味道,尤其是拜东汉知名士人领袖卢植门下,与公孙瓒同学,进行了儒家学院MBA专业系统的学习,涵养了稳重之气与稳重之度 。
与同期的政坛明星相比,刘备自然矮人半截 。曹操、袁绍起点高,世家名门,难望项背 。刘表攀附大将军何进,出任荆州刺史;刘璋依靠其父荫护,出任益州牧,都有自己的势力、地盘 。同样姓刘,差距不小 。察举入仕,这是东汉进入政坛的最正宗的途径 。曹操、袁术、孙权举孝廉,就连刘备的同学公孙瓒也跃过了这道政治门坎 。在四十八岁之前,刘备事业发展只用一个字形容比较恰当,那就是“败” 。凭借与黄巾军作战的功劳,担任过几个小地方的县尉、县令,不是被人赶走,就是主动离职 。受陶谦所托,安享徐州这个“大馅饼",不想被吕布夺了食,败!投奔曹操,再败!投奔袁绍,又败,投奔刘表 。出道二十多年来,一个“败"字,成为刘备混迹江湖的主旋律 。
毛泽东评价刘备,可谓一语中的:刘备的优点主要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缺点为好感情用事,且不能区分主要矛盾 。毛泽东“一分为二”盖棺定论,高度概括了刘备立足东汉末年政治江湖的成败得失 。
刘备霸业得益于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精髓就是弱弱联合,以弱胜强 。与强者站在统一战线上,平起平坐,强者不会心甘情愿,只能不屑一顾 。东汉末年的实力对比,官渡之战后,曹操最大 。刘备一直在构建反曹的统一战线,争取团结所有跟曹操不对付的人、当前反对曹操的人,以及能够跟曹操抗衡的人 。与汉献帝结盟,刘备赢得了“皇叔"的荣誉称号,为江湖立足涂上了政治保护色 。与公孙瓒、刘表相交,组建了孔明、徐庶、赵云等史上最强团队 。与孙权联盟,既遏制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气势,又为自己争得了江湖生涯的第一块根据地一一荆州 。与刘璋交好,刘备有了染指益州的机会 。
【刘备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刘备在三顾茅庐中的性格特点】观曹刘孙,孙备曾属于弱者 。军人出身,最不会打仗;虽爱称皇叔,最弱的还是出身 。论心机,不如曹操;论家业,不如孙权 。但是,刘备知人识人,广结恩信,折而不挠,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所到所在之处民心归附,又能争取地方实力派的支持,百折不挠,屈伸自如,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