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或全草 。其性微寒,味苦 。有疏散、退热,舒肝 , 升阳等功能 。临床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 , 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 , 脱肛等病症 。
柴胡皂苷为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三萜皂苷,为齐墩果烷衍生物 。此外,柴胡还会有柴胡多糖、黄酮类、植物甾醇、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有良好的抗肝损害作用 。有学者发现 , 柴胡对脂肪肝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害有防治效果 。
有学者发现,柴胡抗肝损害的机制与柴胡的抗炎作用,促进肝脏蛋白同化,增加肝糖原、改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作用有关 。柴胡皂苷对细胞膜有直接保护作用,柴胡皂苷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提高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能力 。柴胡皂苷使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增加,使酶活性增强,有利于对毒物的代谢 。柴胡皂苷有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特别是原生质膜、微粒体膜和线粒体膜,但对溶酶体膜作用较弱,适量溶酶体酶的游离对炎症后组织的修复有利 。低浓度柴胡皂苷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可能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肝细胞损害后也可能刺激肝细胞的再生 。
近几年来,大量临床资料证实,柴胡有较好的抗肝损害作用,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 。有学者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病人20例给予柴胡合剂9克/次,每日3次口服,服药时间平均8个月,临床观察具有降低患者血清转氨酶及提高血清蛋白水平的作用,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及血清Ⅲ前胶原水平,使肿大的肝脾回缩趋于正常,有好的改善肝功能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有关运用柴胡制剂治疗脂肪肝、阻止脂肪肝引起的肝纤维化的报道也不少见 。
柴胡用量为3~10克 。用于解表退热,升举清气多生用,用于疏肝解郁宜醋炒 。升清、疏肝,用量偏小,一般3~5克,退热用量宜大 , 一般10克 , 热盛者最多可用至15~20克 。本品之性升散,所以对气逆或阴虚阳亢诸证忌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