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滋补汤的4大误区 这样煮出来的汤没营养

春季喝碗滋补汤,又暖又滋补 。想滋补,可以选择药膳汤;想润燥,可以选择广式的甜汤;渴了、累了可以选择单纯果茶 。但是日常煲汤、煮汤,如果操作方法错误了 , 煮出来的汤肯定会没有营养 。
其实 , 汤里的营养不多
汤不管以何种方式出现,其中必定含有大量的水分,所谓能够滋补 , 是认为煮汤食材中的营养已经溶解出来 。但是事实情况是,不管是肉汤、骨头汤还是鱼汤,溶出的营养物质极少 。
首先,动物肉中可溶解的有氨基酸、肽类等物质,而溶解出来的部分极少 。汤中蛋白质的含量不超过2% 。其次,任何形式的骨头汤,骨头中的钙、铁都具有不溶性 。想用骨头汤补钙 , 还得多考虑一下 。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提倡喝汤呢?其实,食材中的营养物质虽然未进入汤中 , 但同样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同时喝汤变相的补水、润燥、降低热量摄入 。
煮汤的四大误区,让汤没营养1.汤“熬”太久
炖了两天的汤更鲜美?其实里面已经没什么营养了,鲜味来自于谷氨酸 , 还不如用鸡精直接勾兑省事 。
汤,熬煮时间越长,其中的蛋白质变性越严重,维生素流失越多,越没有营养 。有实验证明,煲汤1-2小时,其中蛋白质溶出最多,超过2小时,营养含量开始下降 。
2.只喝汤不吃肉或把汤“渣子”扔掉
【煮滋补汤的4大误区 这样煮出来的汤没营养】煲鱼汤、肉汤等,不少人会将其中的汤“渣子”扔掉,或者只喝浓稠的汤 。其实从营养价值方面来看 , 汤渣子的营养更高 。同时,仅喝汤,汤并不能成为身体营养成分的来源,大量、长期喝汤反而因为膳食单一,易营养不良 。
3.喝浓汤却不分人群认定喝汤滋补的观念,所以不论有病没病、老人还是儿童,没事就来碗汤 。结果是 , 汤中的 脂肪、嘌呤含量高 , 高尿酸、肥胖、脂肪肝等人群越喝越痛苦 。汤喝多了,变相的盐分也摄取多了,血压也上来了 。甜汤喝多了,血糖升高了,肥胖也发生了 。
所以,喝汤还得看人群,高尿酸患者就别喝了,煲汤时尽量少放盐与撇清上面的油脂 。
4.煲汤时乱加料、料太多煲汤 , 仅仅食材是不够的 , 为了更滋补或掩盖异味,会添加调味料或药材 。但是,以调味料来看 , 加入的时间、多少,都影响汤的口感,如盐放太早,肉质发暗、发硬、浓度不够 。而中药材分为四性五味,以及搭配禁忌 , 同时还要根据身体情况添加 。乱用一通 , 说不定会上火或拉肚子 。
餐前喝汤更适合
其一 , 可以润滑口腔与食道 , 其二可以帮助食物消化 , 其三可以占据一定的胃容积,减少饭量 。但是喝汤要避免喝的太多、太快,避免汤泡饭与过热的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