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而皆中节什么意思

【发而皆中节什么意思】
发而皆中节的意思是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 。出自战国时期子思《中庸》 。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 , 这叫做中 。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 , 这叫做和 。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 , 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 。《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自宋代开始,有学者主张《中庸》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 。清人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崔述 , 在其《洙泗考信录》卷三中提出了三条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今人冯友兰、钱穆、劳思光等亦从文献、思想等方面论证《中庸》非子思所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