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症状吃什么药,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根据胆囊炎发病的急、慢,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化学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 。慢性胆囊炎由胆囊结石、高脂饮食等诱发 。它也可以由反复发作和未经治疗的急性胆囊炎引起 。

胆囊炎的症状吃什么药,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文章插图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1.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右上腹疼痛不适 。疼痛的具体表现是刺痛,会反复发作,尤其是变换体位或吃油腻食物后 。如果胆囊炎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放射痛的症状,甚至疼痛会放射到右肩 。
胆囊炎的症状吃什么药,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文章插图
2.消化不良
85% ~ 90%的患者在急性胆囊炎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 。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慢性胆囊炎症状不明显 。多数患者表现为消化不良、食腻厌食、上腹胀气、嗳气、胃灼热等 。其症状不典型,常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阑尾炎相似 。
【胆囊炎的症状吃什么药,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如何理解胆囊炎的中医
虽然中医没有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病名,但早在《内经》就有论述 。《灵枢五邪》:“邪若在肝,则伤左右 。”《素问缪刺论》:“恶客在足少阳络脉,使人感到威胁 。”《灵枢本藏》指“胆胀、胁肋胀满、小腹疼痛 。”因此,根据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可归入“胁痛”,范畴,而慢性胆囊炎可归入“胆胀”范畴 。慢性胆囊炎长期难以愈合,可引起胆囊萎缩 。
胆囊炎的西医治疗
保守疗法
1.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输注,补充体内水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 。
2. 药物治疗:药物疗法是治疗胆囊炎的常用方法,主要是口服消炎药和利胆药 。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药物 。
3.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应及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 。
胆囊炎常用中成药
(1)急性胆囊炎的常用中成药治疗
茵栀黄注射液(酌情使用,仅供参考)
主要成分: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 。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黄 。用于肝胆湿热,面色微黄,胸胁疼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 。
消炎利胆片
组成:穿心莲、冬凌草、苦豆子 。
主治:清热燥湿,利胆 。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
(2)慢性胆囊炎的常用中成药治疗
单宁片
组成:大黄、虎杖、青皮、陈皮、姜黄、山楂、白茅根 。
主治:疏肝利胆,清热通经 。用于肝气郁结、湿热不清、腹胀、恶心、嗳气、便秘引起的右上腹隐痛、进食;有上述症状的慢性胆囊炎 。饭后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
胆石利通片
组成:硝石、明矾、姜黄、三棱、猪胆膏、金钱草、陈皮、乳香、没药、大黄、甘草 。
主治:理气解郁,化瘀散结,利胆排石 。用于气滞型胆石症 。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
气滞型胆石症 。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
清肝利胆口服液
组成:茵陈、金银花、栀子、厚朴、防己 。
主治:清肝利胆 。用于厌食、胁痛、倦怠乏力、小便黄、苔腻、脉弦、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等 。口服 。20-30毫升
主治:疏肝解郁,利胆溶石 。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
中医特色疗法
1.按摩疗法
急性胆囊炎疼痛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 。常用的穴位有阳陵泉、徐秋、太冲、祁门等 。用指尖按压穴位,力度稍大,可以耐受 。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感觉穴位酸痛为佳 。
2.耳穴疗法
常用穴:胰胆穴、肝穴、神门穴、交感穴、十二指肠穴、内分泌穴、三焦穴、胃穴、脾穴、皮质下穴 。操作时,可将王不留行种子或小磁珠贴在耳穴上,隔天贴一次,可交替贴耳 。
胆囊炎的症状吃什么药,胆囊炎的症状及中西医诊疗规范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