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蕨菜的规范化栽培要点


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 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 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 再拌以佐料, 清凉爽口, 是难得的上乘酒菜, 还可以炒吃, 加工成干菜, 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 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 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 。

【栽培】蕨菜的规范化栽培要点

文章插图

蕨菜的形态特征
根:蕨菜地下根茎黑褐色, 长而横向伸展, 直径0.6~0.8厘米, 长10余厘米, 最长可达30厘米 。
叶:蕨菜的叶由地下茎长出, 细脉羽状分枝 。 叶缘向内卷曲 。 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 草质化后茎秆光滑, 茸毛消失 。 夏初, 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 即子囊群, 呈赭褐色 。
蕨菜的规范化栽培要点
整地作床
选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 整地时施入落叶堆肥、厩肥, 做成宽1m的平畦或高畦, 待土壤解冻后即可栽植 。
繁殖方式
蕨菜的繁殖方式有两种, 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分株繁殖) 。 在生产上多肜无性繁殖方法 。 无性繁殖, 将地下根茎挖出, 选健壮者分株栽植, 行距70~80cm, 株距50~60cm, 苗高10~15cm时定植 。
根株培养
山野自生的蕨菜根株(地下茎)比较瘦弱, 产量低, 因此必须对根株进行肥培, 这项措施是增产的关键, 为了掘取更多的根株, 必须事先对蕨菜的生长群落进行调查 。 当土壤解冻而尚未萌发时尽早进行采掘取根株时尽量少伤根, 每人掘取量一般为10~15千克 。
蕨菜对土质的要求并不严格, 为了利于保护地生产, 应选择背风向阳、比较肥沃能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 。 在定植前10天要施好基肥(腐熟鸡粪、农家堆肥, 也可附加磷、钾素化肥)和作畦(平畦, 宽1.2~1.5米) 。 定植方法是在畦内按50-60厘米行距开深约10厘米的浅沟, 在沟内先浇底水, 然后摆放掘取的根株, 一般每667平方米栽植140-200千克, 定植后不仅需要覆土, 而且还要在畦面盖稻草 。
追肥工作主要在5-6月份次进行, 为防止徒长, 氮肥不可过量, 按纯氮计算每667平方米不宜超过15千克, 同时还要注意磷、钾肥的配合 。 雨季要注意防涝, 以免发生倒伏 。 9月以后, 要求地上部茂, 地下部根系发达交错成网 。 早霜到来, 地上部枯萎以后, 需要经过1个月以上的休眠才能进行保护地生产 。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应勤中耕除草、浇灌, 雨季加强排水, 以免引起根的腐烂;多次追施薄肥, 可采收一次施一次肥, 施肥在采收2~3天后进行;入冬以枯草覆盖, 以保湿防寒;初春发芽前应及时浇水和追肥, 促进茎叶萌发 。
采收
蕨菜种植一次可采收10多年, 每年春季和夏初, 当幼茎长到20-25cm时, 叶柄幼嫩, 小叶尚未展开而呈拳钩状, 即可采收 。 过晚会影响食用价值, 并对来年收获有不良影响, 过早则会降低产量 。 采收时, 可用刀割或用手掐, 要尽量贴近地面 。 采收一次后, 10-15天可采收第二次, 一年可连续采收2-3次 。
【【栽培】蕨菜的规范化栽培要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