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蕨菜的田间管理技术


蕨菜, 又名蕨儿菜、龙头菜、猫爪子、拳头菜, 多生长在山区土质湿润、肥沃、土层较深的向阳坡上 。 它的根茎粗壮、肥大, 叶柄挺而直立, 常常高达60厘米左右 。 春天, 它的嫩叶刚刚长出, 还处于卷曲未展时, 人们便将它采摘下来, 以备食用 。

【蕨菜】蕨菜的田间管理技术

文章插图

蕨菜的形态特征
蕨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 。 地下根茎黑褐色, 长而横向伸展, 直径0.6~0.8厘米, 长10余厘米, 最长可达30厘米 。 叶由地下茎长出, 为三回羽状复叶, 总长可达100厘米以上, 略成三角形 。 第1次裂片对生, 第2次裂片长圆状披针形, 羽状分裂, 小裂片线状长圆形, 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毛, 细脉羽状分枝 。 叶缘向内卷曲 。 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 草质化后茎秆光滑, 茸毛消失 。 夏初, 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 即子囊群, 呈赭褐色 。 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 根状长而横走, 有黑褐色绒毛 。 早春新生叶拳卷, 呈三叉状 。 柄叶鲜嫩, 上披白色绒毛, 此时为采集期 。 叶柄长30~100cm, 叶片呈三角形, 长60~150cm, 宽30~60cm, 2~3次羽状分裂, 下部羽片对生, 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 有双重囊群盖 。 蕨菜每100克鲜品含蛋白质0.43克、脂肪0.39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 并含有多种维生素 。 既可当蔬菜有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 。 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 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
蕨菜的田间管理技术
1)施肥露地栽培需3~4年更新1次, 因此栽植前要施入充足的农家肥及磷肥, 施用量为有机肥l000~1500公斤/亩, 磷酸二铵10公斤/亩 。 第2年后, 每年秋季要施入鸡、猪、马粪等做盖头粪随着松土, 翻到土层中 。 这样不仅增加了土壤肥力, 疏松了土壤, 而且还可起到保温防寒及保湿作用 。 如果粪源不足, 也可以覆盖落叶, 也有一定作用 。
2)浇水排水栽植时应在栽植沟内灌透水, 以保证栽植成活率 。 雨季地内积水应及时排除, 以免涝害 。
3)覆盖蕨菜的根茎栽植后, 为防止干旱, 提高成活率, 在地面上应覆盖稻草、落叶、厚度2~3厘米, 有条件的可试用地膜覆盖 。 这样做不仅保温, 还可防止杂草丛生 。
4)松土除革为防止土壤板结和草荒, 每年生长期可松土除草2~3次, 尽量做到田间无杂草 。
5)更新根茎:蕨菜的根茎主长几年后便逐渐老化而枯死, 因此要进行更新 。 一般在3~4年生的田间, 于秋季用带犁刀的轮式拖拉机将切断蕨的部分根茎, 这样可保障连年收获而不致大幅度减产 。
第1年栽植后田间管理的任务是抓苗, 做到苗齐、苗壮, 土壤湿度必须保证在55%至60%, 浇完水后可覆盖树叶或稻草, 干草起避光和保湿作用 。 生长发育期多中耕锄草, 可少留一些长势较好的草为蕨菜遮阴, 入冬上冻时浇1次透水, 即灌冬水;第2年的任务是培育根系, 使根系粗壮形成多芽, 当土壤层融化6厘米时, 在行距中间开沟, 深8~10厘米, 亩施鸡粪2000千克或掺入草木灰1000千克, 结合覆土, 浇1次透水, 其他管理同第1年;第3年在大地解冻后, 用耙子将地表土松动, 不可太深, 一般为3厘米左右, 亩施鸡粪2000千克于地表, 浇1次透水即可, 其他管理同上一年;第4年以后的管理同第3年 。
6)引种幼苗:一般在春季生长期开始时为好, 运输过程中保持空气、土壤湿润 。
引种根状茎:时间以秋季为好, 在地上茎叶枯萎后, 大地冻结前挖取;春季在出苗之前挖取 。 根状茎的长度应带有两个以上的芽簇, 粗度以7~10毫米为宜, 一颗直立芽应具有10毫米以上的根 。 直立芽一定要保护好, 这是引种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 。

推荐阅读